新闻中心

【一带一路故事】大山里的“中国影院”

来源:融媒体中心 作者: 刘向晨 摄影作者: 发布时间: 2023-07-18

“老陈,这个周末咱们又要放什么电影?大家伙可都等着看呢。”

“这个周六晚上7点播映中国电影《万里归途》,记着把工友们都叫上,来咱们的‘中国影院’看电影哈。”

周五,“放映员”陈晓云刚上班,便被几名老挝同事团团围住了。其实,“放映员”只是陈晓云的兼职,他是中国电建老挝水泥公司的动力车间主任,负责保障整个水泥生产线的供电、供水、供气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
2008年,当时34岁的陈晓云第一次出国,第一次来到老挝,来到刚刚投入商业运营的老挝首个100万吨水泥生产线。作为国内水泥生产行业电气及自动化方面的专家,老陈也承担起部分老挝员工的岗位培训工作。“公司先后招聘了500多名老挝员工。现在,在中控、生料磨、回转窑、水泥磨、包装机、电气维修等重要岗位,老挝员工均能独挡一面,属地化率达到了80%以上,也为老挝后续水泥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。”这一点,老陈颇为自豪。

在朝夕相处中,中老员工结下了深厚友谊。中老两国山水相连,唇齿相依,老陈发现,老挝人民对中国的印象一直很好,很向往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,惊叹于近年来中国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,很期待了解更加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,但渠道却并不多。

与此同时,水泥公司远离市区,地处大山深处,几乎与世隔绝。为了保障正常的生产运营,300多名中老员工常年坚守在这里,业余文化生活也非常单调。

有一次,在水泥公司的工会委员会上,大家提议利用厂区的会议室,在周末时间,为中老员工播映中国优秀影片,增进互相交流,丰富文化生活,打造一座大山里的“中国影院”,让坚守在异国他乡的中国员工感受祖国的温度,也让更多的老挝员工通过观看中国电影,感知中国,了解中国。爱好广泛、乐于助人的“热心肠”陈晓云自告奋勇,成为水泥公司的兼职“放映员”。

一部投影仪,一面大白墙,刚开始的“中国影院”虽略显寒酸,但会议室一下子却涌进了50多名中老员工,大家伙看得兴趣盎然,津津有味,不时响起掌声和欢笑声。“中国影院”开张第一年,便播映中国影片30多部,中外员工1000多人观看。

动力车间老挝籍副主任喜因达翁是“中国影院”的热心观众,他中文说得很流利,也很喜欢中国文化。 “《长城》《中国机长》《战狼》《中国合伙人》《流浪地球》等中国电影给我印象深刻,里面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,也有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所思所想,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。电影情节催人奋进,很有启发性,如同电影展现的那样,发展是不断前进的过程,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,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。”

2016年,这座大山里的“中国影院”被上级工会评为四星级职工之家,并在上级工会和水泥公司的大力支持下,“中国影院”的软硬件设施不断更新换代。部分片源实现了老语配音或配以老语字幕,并先后购置了3D投影仪、多功能智能播放器,还从国内采购了20多副3D眼睛,第一次把 3D电影搬到了中老员工面前,大幅提升观影效果和体验。

在硬件更新换代的同时,电影播放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,“排片”也越来越有水平。除了播映中国新片好片以外,“中国影院”还策划了各类主题播映,比如中老建交60年之际,播映中老合作拍摄的首部电影《占芭花开》;在安全生产月期间,播映《让生命无憾》《血路之殇》等安全生产宣传专题片;为来水泥公司实习的老挝大学生们播映老挝语配音的3D电影《长城》,为纳卡姆中学师生播映电影《天才枪手》;播映反映大湄公河次区域人文地理类大型纪录片《同饮一江水》全集和展示中国巨大变化的大型纪录片《航拍中国》……

“最让我感动的一次,‘中国影院’播映电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讲诉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,7个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 。当时大家伙都拿着鲜艳的国旗,很多都流下了热泪。我们践行‘一带一路’倡议,坚守在大山之中,为老挝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,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嘱托。”经营管理部销售主管任文莉动情地说。

从南俄5、南立、南杉3等水电站到450大道,从东萨洪大桥到老挝国家会议中心,中国电建老挝水泥公司所生产的“狮牌”水泥,一直是中老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合作的“骨干”力量。2017年8月,“狮牌”水泥不负众望,一举成为中老铁路建设项目最大的水泥供应商。在中老员工共同努力下,老挝水泥公司自2007年投产以来累计水泥(含熟料)销量突破900万吨,总销量位居老挝水泥行业第一。

截至目前,“中国影院”已举办170多场,播映中国影片200余部。陈晓云说,这所大山里的“中国影院”会继续坚持办下去,为中老员工加油鼓劲,为中老友谊增光添彩。

相关新闻:
上一条:
下一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