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【一带一路故事】新程逐梦再扬帆

来源:党委工作部 作者: 李鹏飞 摄影作者: 发布时间: 2024-01-18

从商务谈判,到后勤管理,从研究合同到服务人,走上新岗位的“斜杠青年”法扎勒·拉希姆明白,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是人生中宝贵财富。

法扎勒·拉希姆中文名杨帆,是卡西姆电站最早的一批巴方员工,也是后来者心中的榜样。在电站的8年职业生涯里,他的足迹遍布各个核心部门,从项目建设初期负责商务谈判,到运营期负责物资采购,杨帆办事沉稳、工作细致,敢于担当的工作风格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交口称赞,并获得中巴经济走廊优秀巴籍员工、电建海投公司优秀外籍员工等荣誉,也是第一批走上中层领导岗位的巴方员工。

时间会发光,照亮每一个人的梦想。杨帆的成功的职业经历正是中国电建属地化管理的一个缩影。卡西姆项目进入运营期以来,始终秉持“共建、共赢、共享”原则,对巴方员工即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。光阴匆匆,“本土化”战略这颗希望的幼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,结出累累硕果。

目前,卡西姆电站巴籍员工占比达到55.4%,越来越多的巴方员工在生产运营中挑起重担,多名优秀员工的代表走上领导岗位。

卡西姆电站根据“本土化”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,发电公司适时成立后勤保障部,对项目现场的后勤进行统一管理,精通中文、英语、乌尔都语的杨帆再次担起重任,为新组建部门的负责人。

涉足一个新领域,就像探索一片未知的海洋,既充满挑战又富有乐趣。走上新的工作岗位,杨帆迅速进入工作状态,踏实钻研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涉及到的业务,一份份简历、一次次面试,看似枯燥繁琐的工作,他甘之如饴。

“一线操作层新员工要在月底前全部到岗,厂区的卫生不能有空白期……临时营地的修缮进度不能延迟,现在天气热,防暑药要准备充分……”每天杨帆都会梳理当天的工作重点。他深知项目巴方员工对新部门的期望值很高,大家希望自己的诉求和心声被看见、被听到、被实现。

“衣食住行”无小事,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实事办得实不实、好不好,大家心里会有一杆秤。

杨帆多次到学习兄弟单位学习管理经验,不断完善巴方员工的劳动合同、薪酬福利等管理制度。基于对一线岗位真实了解,当他再次拿出绩效方案后,得到了公司上上下下的普遍认可。

“在最贴近巴方员工的工作岗位上,就要把他们的所想、所需、所盼时刻放在心上,做好公司与巴方员工桥梁的作用。”这是杨帆履新后常说的一句话。

服务大家无小事,在精在细更在心。为了确保巴方职工每天吃上新鲜、卫生的饭菜,杨帆联系多家外部供应商,每日提供新鲜的蔬菜和肉类,并根据时节及时调整菜谱,优化食堂每日膳食搭配,让职工吃上“舒心餐”。针对巴方员工就餐排队时间长等意见,及时向领导反映情况,并在老营地附近找到合适地点,修建新的巴方员工食堂。

“这里将来是新的巴方员工食堂,我们聘请了卡拉奇最好的餐饮管理团队,届时巴方员工就餐时间长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。”杨帆说。

中国电建积根据巴籍员工生活习惯安排了宿舍,并像中方员工一样,在宿舍里配备了空调、电视、洗衣机、热水器等家用电器,给予发电公司全体员工一视同仁、无微不至的关怀。

卡西姆电站地处阿拉伯海岸,高温、高湿、高盐雾的“三高”天气不仅考验着驻场的中巴方员工,对于诸多电器的影响也较大。杨帆作为“大管家”,时刻收集巴方员工报修信息,联系现场运维团队进行维修,确保巴方员工住的舒心。

在工作繁忙期间,杨帆和部门同事们牺牲个人休息时间,用自己的“延时”下班替代巴方员工们的“延迟”等候,他用自己的“正能量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。

浪花飞溅凭鱼跃,敞怀揽风再扬帆。随着越来越多的巴方员工走进中国电建,中巴员工携手开创卡西姆电站高质量发展的新明天,正如当年他们一起携手,践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打造“中巴经济走廊”标杆项目的初心和使命。

相关新闻:
上一条:
下一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