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【一带一路故事】一个人一座坝 一守就是八年

来源:老挝南俄5发电有限公司 作者: 李媚 摄影作者: 发布时间: 2020-10-21

车子一路行驶,沿着蜿蜒的山路,伴随着潺潺的流水声,位于老挝北部琅勃拉邦省普坤山深处的南俄5水库逐渐浮现在眼前,远远望去水库被群山环抱,坝里的水仿佛含化了四周的绿,青山碧水映衬着蓝天白云,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,在这里守护大坝的刘凯,是这幅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主角。

由于南俄5电站是引水式电站,大坝和厂房之间相距26公里开车往返需要3个小时,负责电站运营的50多名中老员工大多驻守在厂房附近的营地,由于大坝办公及生活条件艰苦,所以只留有一名值守人员。

8年如一日,守护着大坝的防汛和安全,在一个地方一呆就是8年,如今电站运行8年,南俄5的领导和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,而刘凯却始终坚守在这里,对于水库水利事业,在这里没有人比他更熟悉、更了解、更有感情,旱情、水情我都装在脑海里,起闭设备哪里有故障我都能找到,一谈到工作朴实的刘凯立马打开了话匣子。

刘凯今年47岁,在从事水利水电工作之前当过5年兵,正是军队的艰苦环境磨练了他坚定的意志。刘凯说他刚到大坝的时候建设期的施工人员还没有完全撤场,那时能跟他们搭伙吃饭还算热闹,随着2012年底建设期人员的撤场,大坝就只剩他一个人,除了大坝的日常巡查工作,还需要自己做饭。“这里网络和电话信号都不好,以前经常停水停电,业余的娱乐只有看看电视,散散步,现在的年轻人包括当地的老挝人没有几个能在坝上待超过一周,所以我就一直坚守了下来,没想到一转眼就是8年!”刘凯站在大坝上感慨道。

记得那是2016年4月,正值老挝旱季,在进行例行检查的刘凯发现大坝附近的山坡上冒起了浓烟,发现火情后他迅速报告南俄5营地人员,但是要等他们的救援起码要1个小时以后,旱季森林树枝干枯,火情危机,迫在眉睫,刘凯迅速组织附近的道路维护队和驻守在大坝附近的老挝士兵,开始扑火,明火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,保护了大坝的设备设施安全,避免了人员和财产损失。

2018年老挝全境遭遇50年难遇的洪涝灾害,在水库水位超过警戒线,打开三口闸门泄洪的的夜里,在疾风骤雨中,在长长的坝堤上,刘凯静静地守在风雨中,时刻盯着上涨的水位线,为防洪调度工作提供最及时的水文数据。

南俄5大坝位于老挝北部热带雨林深处,人烟稀少,交通不便,身为水电员工常年与孤独为伴,同时还必须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,“守坝就是守家”,刘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,8年来,每年中的三百多天他都是吃住在水库,以大山为伴以水为邻的枯燥环境中,长期独处,也让他学会了苦中作乐,除了看电视之外,他还养了几只猫作伴,闲暇之余也会给自己做一顿美味的红烧肉,他说现在大坝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,以前电视天线是风一吹就没有信号、只能收二三十个台的“锅盖”,现在换成了能收看100多个台的卫星接收器,网络也通了,偶尔还能给家里打视频电话,前段时间公司还解决了大坝的用水问题,再也不要为断水而发愁了。他还想在坝上在待几年,待老了想想也算有些回忆,坝上春秋近十载,一间风雨竟成诗,光阴荏苒,刘凯用朴素的情感撑起了南俄5水库上空的一片蔚蓝天空。无论是在高温中还是在雨夜里,他巡坝监测,执着的坚守,无怨无悔。

栉风沐雨,砥砺歌行,“一带一路”是连接两国友谊的桥梁,像刘凯这样的电建人则是桥梁下默默奉献的基石,承受风雨,令人尊敬。

八年,他以执着坚守诠释了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;

八年,他以寂寞坚守书写了“一带一路”的朴素情怀;

八年,他以孤独坚守践行了艰苦奋斗的人生价值。


相关新闻:
上一条:
下一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