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带一路故事】中老员工心向岗 佳节坚守写担当

——

发布日期:2025-04-17     信息来源:南欧江流域公司     作者:杜菲 张毅     摄影作者:张毅     字号:[ ]

当老挝佛历2568年泼水节欢庆的气息弥漫在街头,绝大多数人欢聚一起,用水花相互泼洒,象征着清洗旧年的不祥之气,迎接新年的希望和祝福时,有这样一群人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,为保障水电站安全运行、稳定供电贡献力量,他们就是负责南欧江水电站项目运营的中老员工们。

“十年江水,十年心”

在这个距离奔诺市区64公里的深山电站里,时间仿佛被按下慢放键。每天清晨,南欧江流域六级水电站站长陈晓辉是第一个到达检修车间,对各类关键设备进行出库前的安全检查,日复一日地巡检、记录、调试,连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都成了最熟悉的“老朋友”。

“1号机组推力瓦温 RTD2较其他传感器偏高1.2℃!”老挝籍维护员本马的喊声让所有人瞬间绷紧神经。检修主管张阿朋立刻带人打开盘柜,在闷热潮湿的狭小空间里,一待就是3小时。“这里的工作就像江水,看似重复,但每一秒都是新的挑战。”张毅的电脑密密麻麻记录着机组10年来数以万计的各项运行数据。当年栽下的树苗已亭亭如盖,青芒已坠弯了旧时光的枝丫,首批培训的老挝学员如今成了独当一面的骨干,而中方员工也学会了用老挝语吟唱《大美丰沙里》。

机组安全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

“A修进度已过大半,但转子吊装和调速系统调试仍是硬仗。”站长陈晓辉抹去额头的汗水,声音沙哑却坚定。目前,作为目前南欧江流域库存电量最多的六级水电站,不但承担着泼水节期间老挝北部电网调峰保电的重任,还同步开展3号机组大修工作。面对检修任务与节日保电的双重压力,中老运维团队主动放弃休假,二十余名中方技术骨干和三十名老挝员工组成联合攻坚组,实行24小时三班倒作业。

老挝籍机械维护员本马已连续三年未回乡过节,今年他再次选择留守:“中国同事教会我技术,电站就是我的第二个家。泼水节期间用电需求大,我们更要细心巡检,机组稳定发电,乡亲们过节才能跳得欢!也更感受到南欧江水电站运营前后巨大的变化。”他的师傅机械工程师邬松笑着补充:“老挝同事总给我们带竹筒糯米饭,检修再累心里也甜。”

在大坝的关键部位,安全监测工程师徐宏业带领着老挝员工赛康、康撇对左右岸灌浆廊道进行巡检。大坝作为水电站的核心建筑,其安全至关重要。他们手持专业检测工具,仔细检查坝体的每一处结构,通过检测数据判断是否存在隐患。对于大坝的止水设施、渗漏监测等重点部位,他们更是格外关注。“我们必须确保大坝的安全,这关系到整个水电站的运行安全,也关系到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”区域站长张毅严肃地说。

文化共融浇筑责任堤坝

检修间隙,电站食堂飘出老挝传统菜肴特有的香气。中老员工共同布置起泼水节祈福水盆,餐桌上中国传统美食水饺、四喜丸子和老挝的拉普、达玛轰完美地叠放在一起,诠释着“一带一路”上的情谊。检修主管张阿朋还特意学习了老挝语版《电力安全规程》,用夹杂方言的指令逗乐了现场,却也让安全意识更入心脾。

“这是‘中国标准’与‘老挝温度’的结合。”陈晓辉指着墙上中老双语的检修进度图说。本次检修创新采用“师徒结对+轮岗实训”模式,不但让南欧江流域其他电站技术人员通过轮岗方式积极参与,还让老挝籍员工与结对的师傅全程融入检修过程,从南欧江梯级电站自主运维以来,老挝籍员工已能独立完成70%的常规检修维护作业。

万家灯火的守护者

夜色中,中控室大屏上机组运行监控数字熠熠生辉。运行主管丁晓军紧盯负荷曲线,对讲机中传来“我们已完成了1号备用机组测试,确保泼水节晚用电高峰期间供电。”窗外,南欧江的波涛声与远处隐约传来的象脚鼓声应和,厂房内中国制造的发电机组正将汩汩清流转化为照亮节日的电能。

当琅勃拉邦的浴佛圣水洒落,当万象的游客泼洒祝福,这群水电人的坚守,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技能,保障了水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,为当地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,让“一带一路”的友谊之光与泼水节的阳光共同璀璨。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