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带一路故事】心手相连办实事 枝叶关情暖人心—— |
|
|
|
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征程中,电建海投公司锚定“民呼我为”行动坐标,在丝路沿线绘就温暖民生画卷。当南欧江畔的专业汉语架起沟通桥梁,当甘再水电站的安全课堂筑牢防护屏障,当巴瑞萨电站的立夏饺子传递家园温情,“把小事办实、把实事办暖”的生动实践正在山海之间书写央企担当。 职工盼的,就是咱要干的 3月11日,老挝琅勃拉邦南欧江集控中心内,一堂特殊的“中文工坊”培训课正式启动。运维团队属地员工围坐一堂,在沉浸式教学场景中反复练习“机组负荷调节”“汛期调度指令”等专业术语发音。 此次培训构建“三维赋能”体系:在实战层面,模拟汛期应急指挥场景,开展系统操作演练;在专业层面,编制汉老双语对照设备操作卡,实现技术语言精准衔接;在基础层面,通过情景对话规范职场礼仪,破解跨文化沟通障碍。 “现在听到指令,我能立即执行并复述流程。”属地员工坎普在阶段性测试中获得满分后兴奋表示。随着“每周一训、每月一考”机制常态化运行,集控中心指令传达准确率显著提升,中老技术团队协作效率同步增强,为电站安全运行注入新动能。 职工忧的,就是咱要解的 4月28日,柬埔寨甘再水电站职业健康课堂内,运维人员正通过警示案例深化安全认知。 项目创新构建多维培训体系:在法规宣贯环节,深度解析《职业病防治法》核心条款,结合发电企业防护缺失导致事故的典型案例,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;在警示教育环节,组织全员观看《职业健康典型案例警示片》,通过真实事故还原剖析噪声、中毒及危化品等风险隐患;在心理建设环节,建立心理健康档案,开展一对一疏导服务。 “规范操作的每个步骤都是生命防线。”参训员工在《安全承诺书》郑重按下手印。活动开展以来,现场安全隐患整改效率大幅提升,“我要安全”的理念转化为全员行动自觉。 职工想的,就是咱要暖的 5月5日立夏时节,孟加拉巴瑞萨电站食堂化作温情驿站。面点师傅娴熟地擀制饺子皮:“中间厚四边薄,才能兜住家的味道。” 当羊肉胡萝卜饺子的香气弥漫餐厅,热控专工张工感慨:“这味道让我想起妈妈的手艺。”餐桌化为文化纽带,中方员工讲解立夏习俗,孟籍同事分享传统美食,不同文化在热气腾腾中交融共生。 从春节写福字到足球友谊赛,电站持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。正如大家所言:“每个节日的精心设计,让我们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。”
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