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带一路旗舰篇】中国电建巴瑞萨电站稳定运行 为孟加拉国发展注入坚实动能

——

发布日期:2025-09-03     信息来源:巴瑞萨发电公司     作者:孙跃     摄影作者:孙跃     字号:[ ]

夏末秋初,孟加拉湾畔海风习习。在孟加拉国南部巴瑞萨地区,一座现代化电站正平稳运行,源源不断的电力汇入国家电网。自进入商业运营以来,孟加拉国巴瑞萨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,为孟加拉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坚实动能。

稳产保供筑基石

巴瑞萨电站是中孟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的重要能源合作项目,总装机容量350兆瓦,采用国际先进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。项目于2018年开工建设,2023年实现商业运行。投产以来,电站始终保持高负荷、稳出力,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位居孟加拉国同类机组前列,为当地电力稳定供应提供可靠支撑。

作为中国电建在孟加拉国控股投资建设的首个IPP电力项目,巴瑞萨电站不仅是中孟能源合作的标志性成果,更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互利共赢的生动写照。巴瑞萨发电公司总经理陈树建表示,公司秉持“共商、共建、共享”原则,积极推动项目属地化运营,深化中孟双方在电力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,为孟加拉国建设发展作出更大贡献,同时也为中孟友谊注入了新的内涵。

稳定的电力输出,切实改善了当地供电状况。目前,巴瑞萨电站年均供电可满足数百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。对长期面临电力紧张的孟加拉国而言,这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,也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。

点亮民生惠万家

“巴瑞萨电站是孟加拉国电力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孟加拉国能源监管委员会董事迪达鲁尔·阿拉姆表示,该项目不仅提升了国家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,更有效缓解了旱季和用电高峰时段的压力。

在巴瑞萨电站周边的村镇,供电质量的提升给百姓生活带来切实变化。曾经,部分村落夜间照明不足,制约了学习、医疗和商贸活动的开展。如今,伴随着稳定的电力供应,街头商铺亮起霓虹,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,当地医院的医疗设备也能够正常运转。来自塔托里镇的居民贾希杜尔·索哈格说:“过去常常停电,有时一周要停上几次。现在情况大为改善,我们的生活便利多了。”

电力稳定还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。受益于可靠电力,巴瑞萨地区吸引了更多中小企业投资,水产加工、纺织制造等产业得以扩展,为当地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。

巴瑞萨电站不仅点亮了千家万户的灯火,也点燃了繁荣发展的梦想,这份希望正延伸至人才培养、绿色转型等更广阔的领域。

育才守绿向未来

在巴瑞萨电站的集控室里,大屏幕上跳动着实时运行数据。中孟工程师并肩协作,精准监控机组运行。巴瑞萨发电公司积极践行属地化理念,在项目建设阶段累计培训和使用了数千名本地工人。进入运营期后,电站面向当地提供了300余个固定岗位,属地员工占比超过70%。通过“师带徒”方式,巴瑞萨电站培养了一批掌握电站运行和维护技能的技术骨干。

“我们组织了多轮专业培训,涵盖设备运行、维护检修、经营管理等领域。越来越多的孟籍技术人员能够独立操作设备,成为推动电站稳定运行的中坚力量。”巴瑞萨发电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作起介绍说。

虽然这是一座燃煤电站,但巴瑞萨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引入了严格的环保标准,安装了高效脱硫和电除尘设施,使得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当地法规和国际标准,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。同时,电站还积极探索节能技术和灰渣综合利用,助力孟加拉国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。

除致力于稳定发电,巴瑞萨发电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持续开展公益活动,包括修缮道路、慰问孤儿院和捐建儿童乐园等,努力与当地社会共享发展成果。孟加拉国电力发展委员会官员乌丁表示:“中国电建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,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和民生改善,彰显了企业的责任担当。我们期待双方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。”

阳光下,巴瑞萨电站高耸的烟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,输电线路向远方延伸,承载着安全、稳定、高效的电流奔涌不息。正如当地居民所说:“这座电站带来的不仅是光明,更是希望。”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