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带一路故事】筑牢安全质量基石 共建幸福家园

——

发布日期:2025-09-30     信息来源:南欧江流域公司     作者:张毅     摄影作者:冯永秋     字号:[ ]

金秋九月,全国“质量月”热潮正劲,远在老挝北部群山深处的南欧江六级水电站,亦将“质量”内核融入安全生产实践——组织中老员工携手完成营地29间活动板房供电系统全面改造,以一场鲜活的“质量提升实战”,为今年的“质量月”刻下独特注脚。

以细节为抓手 让质量意识引领安全实践

质量是企业生命线,安全生产则是守护质量的基石。

南欧江六级水电站2号营地作为中老员工共居的生活家园,服役逾十年的活动板房已渐露“疲态”:内部电线老化龟裂、插座松动脱扣、漏电保护装置灵敏度衰减,这些隐患正悄然威胁着员工生命安全。而彻底消除这些隐患,正是对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建设”质量月主题最扎实的践行。

“质量工作绝不能悬于口号、困于文件,关键要落在解决实际问题上。营地用电安全连着每一位员工,这就是我们当前必须狠抓的质量关键点。”六级站副站长陈晓辉的话掷地有声。

为此,南欧江六级水电站以“质量月”为契机,依托自有技术力量与库存物资,组织中老员工联合作战,打响一场高质量、高标准的安全用电改造攻坚战。

以实践为课堂 将质量标准植入人心

这场供电改造,绝非简单的维修作业,更是一堂浸润式提升属地运维团队质量素养的“实践公开课”。

施工现场,电气工程师冯永秋把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变成了质量教学的载体。他从材料质量把关切入,手把手教属地员工辨别电缆绝缘层的完整性、导体规格的合规性,细致拆解空开与漏保的工作原理,反复强调其在安全用电中的“守门人”作用,让“合格材料是质量根基”的理念深植人心。

他一丝不苟地演示规范剥线、紧固端子、缠绕绝缘胶带的手法,还同步讲解背后的安全逻辑:“端子压接不紧实,会导致发热打火;接地电阻值不达标,漏电保护就成了摆设。质量的差距,往往就藏在这毫米的精度、欧姆的标准里。”

老挝籍维护员康姆西在亲自动手后颇有感触:“以前总觉得‘通电能用就够了’,现在才懂每个步骤都藏着严格标准。这次亲手操作下来,才算真正明白‘质量’是什么,以后自己做维护,心里也更有底了。”这种“干中学、学中干” 的模式,不仅提升了属地员工的专业技能,更让严谨的质量意识融入了他们的作业习惯。

以家园为纽带 让质量意识化作共识

属地员工全程参与家园的“质量升级”,主人翁意识被深深激发——纵使汗水浸透衣衫,脸上却满是热忱。当看到宿舍里原本杂乱的旧线路被整齐的新线槽取代,松动的旧插座换成了安全美观的新面板,一种由衷的成就感与安全感在每个人心中升腾。

物业老挝籍员工占沙麦参与完线路改造后,自豪感溢于言表:“2号营地的灯光,如今亮得更稳、暖得更实。以前总以为质量是公司对设备的要求,现在才懂,质量也是我们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责任。整个线路焕然一新,就像住进了新家一样!通过亲手参与,我更清楚该如何爱护这些设施了。”  

从“旁观者”到“建设者”,再到“守护者”的身份转变,让质量意识从一项工作要求,悄然内化为中老员工共同的情感认同与行为准则。

南欧江水日夜奔涌,既见证着中老能源合作的坚实足迹,也镌刻下六级电站这般以行动诠释“质量”真谛的鲜活故事。这场改造的成功印证:质量提升从非遥不可及,它藏在每一次安全隐患的“连根拔除”里,藏在每一项标准规范的“分毫必守”里,藏在每一位员工技能素养的“点滴精进”里。

南欧江六级水电站将以此次“质量月”活动为新起点,让高质量、高标准的种子在这片热土上持续扎根、向阳生长,为电站长久安全稳定运行筑牢最坚实的“压舱石”。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